成都素有“天府之国、美食之都、文化之都”美誉,有春熙路、骡马市、天府广场等大型商圈;有杜甫草堂、武侯祠、望江楼、蜀王陵、永陵、金沙遗址 等文化古迹;有都江堰、西岭雪山、青城山等有名景点。由于地域的特点,景点单位(场所)负责人成为了消防安全管理、日常防火检查的一支坚强有力的辅助力 量。因此,加强景区单位(场所)负责人消防安全培训工作,是目前重要消防培训之一,是今夏消防安全保卫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培训期间,全市各地消防培训人员选取了全国景区典型火灾案例,针对景区火灾特点,为景区内广大群众和单位(场所)负责人详细讲解了日常防火监 督、消防法律法规、火灾防控与预防以及火场逃生等常识。据了解,通过培训,各地景区的老人和小孩组成了一支平均年龄50岁左右的“义务消防宣传队”,老年 人利用每周开展活动的同时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小孩通过熟记并背诵“消防宣传二十条”手册的形式,传播消防安全知识。与此同时,各景区的单位(场所)负责人 还积极组建了一支义务消防队伍,每2个小时在景区进行防火巡查,并提醒游人不要在景区内吸烟。
入夏以来,支队结合夏季火灾的特点,在成都各地景区开展消防安全培训200余次,切实提高了景区火灾防控能力,确保了辖区火灾形势持续平稳。
为全面提高社区消防工作管理水平深入推进网格化管理工作,严防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发生,确保全市火灾形势高度平稳。眉山支队创新工作思路,全力打造社区消防安全管理新格局。
一、建立完善社区消防管理机制。支队积极联合辖区派出所指导社区建立和落实社区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社区负责人和公安派出所民警等工作职责,完善 火灾隐患整改、消防宣传教育、灭火应急措施、每日巡查等制度,明确规定社区居委会和物业管理单位每季度至少要组织一次消防安全检查,每月至少要组织一次居 民住宅楼院和通道的消防安全检查,把特困户、残疾人等列为消防监督重点,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各种火灾隐患。
二、建立完善社区消防责任机制。支队提请政府协调各部门落实三级消防安全工作领导机制和责任制度,进一步明确各行业系统依法监管职能和责任,大 力推动政府职能部门的消防管理职能归位,依托社区居委会的组织作用,动员居民和驻区单位参与社区消防工作,实行社会单位消防监督分级管理,实现社区消防 “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三、建立完善社区消防宣传机制。支队针对社区居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扎实有效的宣传教育的实际,通过在居民楼道设置消防警示牌,发放消防安全提示牌,设立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宣传橱窗等常态化宣传工作,建立社区消防宣传网络,营造浓厚的消防宣传氛围。
四、建立完善社区消防档案机制。支队积极指导社区成立消防办公室,建立健全消防基本情况登记册、消防组织人员登记册、火灾情况登记册、消防设施器材登记册、防火巡(检)查记录等档案资料,明确社区专人进行及时记录整理,分类存放,加强管理,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五、建立完善社区消防队伍机制。以公安派出所民警、单位保安人员、联防队伍等为基础,以倡导居民家庭配备灭火器材、维护公共消防设施作为重点, 指导社区组建义务消防队,开展消防基本知识和消防技能训练,保证能够熟练掌握一般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具备参加抢险救援的基本技能。
六、建立完善社区消防培训机制。支队定期对社区相关人员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使社区居民掌握最基本的防火、灭火、疏散和逃生自救知识,把所学 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对家庭常见火灾能够依靠自身掌握的知识消灭于萌芽状态,能够在火灾事故中组织疏散和逃生自救,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减 少火灾事故中的人员伤亡。
上一篇:家庭安全防火五大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