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消防工程公司_提供成都消防安装,成都消防设计,办理消防手续-成都蓝图消防公司

服务热线:180-8018-1848

新闻动态

news

耐火工程安装安全措施

作者: 时间:2014-03-27 浏览次数:397

分享到:
1现场质量保证措施

  1.1组建质量保证机构,由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质量管理,施工负责人负责现场管理,技术员负责质量检查。

  1.2做好质量检查,明确分工,积极协作,对施工质量做到跟踪检查,层层落实,把质量工作落实到每一位施工人员头上。

  1.1对质量工作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整改不合格的施工项目,坚决返工。

  1.2审视好图纸,做好施工质量方面预测防范合理组织施工,认真填写施工记录,真实明确。

  1.3做到使用材料理化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规范,施工人员对本专业技术熟练,工程施工程序合理。

  1.4认真办理履行工序长制度,上道工序未经检查或检查不合格,严禁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尤其是隐蔽工程,未经上级部门检查合格不准下一步施工。

  1.7定期召开质量方面会议,对现场出现的质量问题和不足之处认真总结加以改进。

  1.8要做到进度服从质量,在保证工程质量的情况下加快施工进度。

  1.9对各种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

  四.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2.1安全文明组织工作。

  组织领导:由项目正副经理各1名,安全负责人1名,班组安全员1名组成。

  组织分工:项目副经理负责全面工作,施工队长负责本职工作外,并负责安全监督和指导,每天布置工作,同时布置安全措施。

  坚决贯彻“安全第一”的方针,安全负责人每天上班前(包括上午、下午)和下班后每天不少于三次协同安全员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不安全隐患,违章作业必须及时纠正,必要时责成停工,并在第二天上班前将安全事项向全体职工通报警钟长鸣。

  2.2安全准备工作

  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做到:

  熟悉本工程《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

  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施工人员的身体检查符合《安规》要求。

  进入现场的入场教育。

  熟悉甲方厂规厂纪,学习《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熟悉施工现场及施工范围。

  备足必要的安全设施: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和脚手架防护措施。

  必要的施工机具必须经检查合格。

  2.1施工现场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安全帽,并不得穿凉鞋或高跟鞋,不准做与施工无关的事情。

  施工现场四周应留有安全通道,供运行人员使用,施工过程中不能危及邻炉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施工用电应由指定电源处接出,不能随意乱接乱拉,现场用电应有漏电保护开关或用电安全线架。

  交叉作业时应做好隔离,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工作,严禁高空落物。

  在光线不足或夜间工作的施工现场和运输通道均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

  2.2高空作业。

  高空作业现场周围的沟道、孔洞等应有固定盖板盖牢或设栏杆。

  高空作业地点及各层平台,走道不得堆放过多过重的物料,不应堵塞通道,不应超过围栏的二分之一高度,并设置围板防止高空落物,施工用料随运随用,用后及时清理。

  高空作业人员应衣着灵便,不得穿硬底或打铁掌的鞋。

  脚手架铺设必须做到:满铺、绑扎牢固,脚手架离墙面不得大于20厘米,脚手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0厘米,不得有探头板、敷设1m高围栏,拐角交叉搭接等规定。

  2.3起重与运输。

  使用卷扬机起吊物品高空必须设置防护栏杆,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带,无安全带不准跨入吊篮作业。

  起重指挥人员与司机必须密切配合,相互熟悉信号,相互都能看见。

  起吊物不得在空中长时间停留,短时间停留时间,司机和指挥人员不得离开工作岗位。

  起重机工作完毕,或在工作中突然停电,应先将控制器恢复零位然后切断电源。

  下列情况之一不准作业:不准在遇有大雾或在照明不好的情况下不准作业。

  灰桶、耐火料和保温材料等应放在牢固稳妥地方,严禁乱扔乱抛。

  及时做好现场清理,做到完料尽场地清。

  五.施工安装规范

  3.1 施工安装技术要求

  a.环境条件的控制

  (1)耐磨耐火浇注料:当环境温度和/或表面温度低于3℃或高于18℃时不得施用耐磨耐火材料。对浇注料已指明了不同安装条件下特定的搅拌温度限制范围。耐磨耐火浇注料的搅拌温度在就位时应高于14℃,轻质浇注料就位时须高于10℃。所有安装好的耐磨耐火材料直到空气养护前都须维持在冰点以上。如果壳体温度在3℃到10℃之间并继续下降,安装应延迟直到温度稳定或上升。

  安装后72小时内衬里温度须保持在冰冻点之上。

  (2)耐磨耐火砖:当空气或容器温度低于3℃或高于18℃时,不得安装砖材料。所有的砂浆材料应保存在干燥的地方,安装时的温度应在14℃和12℃之间。所有安装好的耐磨耐火材料应保持在冰点之上,直到空气养护和砂浆常温凝固。衬里须防止雨水,凝结水或其他形式的水份的侵袭,直至点火。

  温度控制

  当温度超过18℃时的控制措施包括:

  A.控灰通风

  B.在壳体外部敷设隔热衬料,以减低工作面的温度偏差。

  C.现有结构的自然防护和/或喷水冷却。

  D.使用冷水降低搅拌温度。

  温度低于3℃时采取的措施包括:

  A.在壳体外部敷设隔热衬料,以降低工作面的温度偏差和/或利用工作时的温差。

  B.材料在使用前用油布盖好,和/或储存在保护条件更好的地方。

  C.使用热水浇注或喷涂。

  D.在白天的工作完成后关闭开孔,使用大瓦数的灯泡或类似的热源,以帮助水泥制品“水合期”的热释放。

  b.安装就位条件控制

  在运输期间可能会发生致密现象,从而造成材料凝结或结块。如果在调和时这样的结块不能溶解,则该材料必须丢弃。

  材料在使用前须保护完好,保持集装盘包装。

  喷嘴水合和预潮湿用水的水质应为饮用水,氯含量少于300ppm,维持要求的压力。

  搅拌用水的温度应保持在图表“A”所示的限定值内。就位的耐磨耐火材料应使用21℃±4<sup>0</sup>温度下搅拌的料,除非同意放弃这项要求。实际的预潮湿用水量由预装限定条件试验确定。

  从预潮湿到喷涂耐磨耐火材料安装期间存在的最大时限为20分钟。

  在规定喷涂料内混合不锈钢纤维之处,掺入纤维以免结块。纤维须在工业磅称上预先称重,按材料的混合批量预先打包。

  3.2 耐磨砖与耐火保温砖的安装

  在圆形区域内的所有砌砖表面层都应砌筑成圆形。贴近推杆部位的砌砖层应叠层,并用抓钉紧固。除风箱内的保温耐火砖用耐磨灰浆粘接之外,其余所有的保温耐火砖用保温耐火灰浆作为粘接灰浆。对所有的耐磨砖和耐热砖砌筑应使用耐磨灰浆。对所有耐磨砖砌筑,床结合处应涂覆一层灰浆,而侧面结合处应浸蘸一层灰浆。双拉钩砖应在拉钩连接处涂以灰浆,以保证在拉钩槽内不存在任何缝隙。

  保温耐火砖的标准包装应包括必要的保护措施,以防止保温耐火砖在衬里施工前受恶劣气候及搬运等损伤。如果发生损坏,在受热面衬里安装前应更换这些已损坏的保温耐火砖。

  筑炉工作必须由已有工业耐火材料施工经验的熟练的砖工砌筑。在每半个工作班结束时,受热面应洗刷干净。在搭高脚手架之前应检查表面层,重点应找出有无任何灰浆粘结处的隆起,空隙等。

  为便利在圆形(砖层)安装中的连续检查,施工者应建立工作点。

  应检查壳体的直线度和焊接情况。如果因超差而直接影响了砖内衬的完整性或大大地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则应在继续进行内衬施工给予修复或解决。对直墙的内衬施工,推杆间的墙面每1米直线应有19mm弧度。这可以通过调整支承拉钩砖的碳钢墙箍来完成。

  在肯定内衬材料完全合适,已不会出现太大的砖缝用灰浆填隙或太大的尺寸需要砍削和切割之前,不应开始任何保温和砖砌筑。所有的砖应是稳固地楔形砌合而成的。

  施工中所用的砖不用少于整砖的一半,除非装前得到认可。

  所有的楔形砖和拱砖安装上应使彼邻的砖块楔合就位。在背面小于暴露面处不得安装楔形砖或拱形砖。

  所有对厚砖的切割应使用金刚锯进行湿切割。不允许凿削或用榔头敲。若要从耐磨耐火材料的平面或端部去除少量的材料(1mm或更少),应使用砂轮。羽状的落边是不允许的。除非得到同意,否则切割的最小角度是23°。

  在砖与已砌好的砖相接合之处,砖的底部应抹以灰浆。侧面的砖缝也应浸蘸灰浆。应抹充足的泥浆,以确保砖与砖之间完全充满。砖与保温(耐磨耐火浇注料)之间的结合处仅仅当砌砖时在浇注料就位之处使用泥浆。在任何一层砖缝间灰浆的厚度最大为1.4mm。层与层之间的泥浆层不得超过1mm(即便如此,也仅仅为了弥补砖的公差),否则应为1.4mm。放置砖时应摩擦使其紧密贴合就位,以保证最小的砖缝厚度。贴邻的砖块在这过程中不应受其干扰。应轻轻地敲击砖,使其紧实地贴在其他砖之上。仅可使用皮头或塑料头的榔头、木锤轻轻敲击使砖就位。不允许使用钢榔头、木锤安装炉衬材料。

  灰浆应使用一台带有清洁搅拌浆叶的机械式搅拌器搅拌混合或能用泥刀涂浸的均匀稠度的泥浆。泥浆内不得有任何结块、干的灰浆粒或异物。泥浆应能够均匀地铺展在一块砖的表面,而没有任何阻滞,显示出明显的未混合好的异物或下陷或流动的迹象。只有经过同意,泥浆中才能增加水量或加入其他材料。

  材料应予保护,防止气候变化,保持干燥直至准备使用。

  砖应小心使用,以免边缘碰碎或开裂。如果使用砖夹钳搬运砖会造成砖缘碰碎或开裂,则不应使用。

  3.1浇注炉衬的安装

  用于水合作用的水应是氯化物含量少于300ppm的饮用水。混合用水的温度范围如图“A”所示。耐火材料的搅拌温度应为21℃±4℃。

  未经允许,搅拌时材料的添加量不得少于整包。搅拌的材料量仅足以产生均匀地混合,并符合供方的参数。

  A.搅拌时间按供方的推荐值。

  B.每批料必须在搅拌完毕后10分钟内灌注。

  C.一旦混合好的材料被取走后,不得再放回搅拌器中重新搅拌。

  D.必须控制含水量,以取得相同的实际浇注限定值。实际的含水量采用供方测试的水百分比含量确定,并经预安装鉴定测试确认。

  在规定浇注料内混合不锈钢金属纤维之处,掺入纤维以避免结块。

  纤维须在工业磅称上预先称重,按材料的混合批量预先打包。

  搅拌设备应按要求清洁,在混合开始前去除任何污物。

  按照质量保证规范,使用质量控制记录表作为工地日常记录。

  安装就位

  混合好的材料将从搅拌器中移至一个金属斗或者干净的吊桶内,用于模框浇注。

  浇注模框应有足够的强度,能抵御浇注材料的振动和压力而不会变形或移动。所有的合部位应封堵,以防止漏水浆。

  模框的公差应符合配套炉衬耐火材料的公差±11mm。

  安装前模板应清洗干净,表面涂覆脱模防粘剂(可使用养生化合物作为脱模防粘剂)。

  如果使用内部成型振动器捣实浇注的材料,应注意不得产生空穴或破坏随机的纤维组合。对后背炉衬安装不需振捣。

  模框留出的间隔应使模框间的结合处不落入喷嘴或其他关键区域内。

  喷嘴等穿过配套炉衬的贯穿处应有如下膨胀裕度:

  A.用2mm±1mm陶瓷纤维纸裹住所有大于、等于132 mm的喷嘴。

  B.132 mm以下的喷嘴及突出部分应涂覆沥青漆用于膨胀。

  对于角落和难以够到的部位,且其他的施工方法难尽人意之处,耐火材料应用于浇注。材料应用棒捣实,确保均匀分配并填实空隙。

  对于不带不锈钢金属纤维的手工浇注料的稠度应按ATMC-801标准手捏成团。已完成部分的边缘应打湿后再进行贴邻部分炉衬的施工。

  
135-5007-7119